陳俊生說寧愿回到從前的從前,2.《新生——七年就是一輩子》 ——李笑來

 2023-12-25 阅读 26 评论 0

摘要:我最近開始看機器學習,就總覺得里面的學習很像人類大腦的學習。人也是在接收許多信息后,識別出一種模式,這就有一個輸入和輸出,也涉及到了測試集判斷。 這本書把大腦比作cpu,非常的巧妙,我發現了我的操作系統有許多的問題。 陳俊生

我最近開始看機器學習,就總覺得里面的學習很像人類大腦的學習。人也是在接收許多信息后,識別出一種模式,這就有一個輸入和輸出,也涉及到了測試集判斷。

這本書把大腦比作cpu,非常的巧妙,我發現了我的操作系統有許多的問題。

陳俊生說寧愿回到從前的從前?“人和人之間很不一樣,就好像計算機和計算機之間也很不一樣。有些人的中央處理器(頭腦)更強大一些,有些人的內存容量(記憶力)更大一些,有些人的硬盤空間(筆記與藏書)更大一些,有些人的顯示器(外表)更漂亮一點,有些人的打印機(寫作能力)相對比較高效,有些人配置了網卡(溝通能力)所以可以連網,有些人則不連網,有些人的帶寬(溝通有效性)很足,有些人的帶寬很小,有點人在互聯網上(開放),有的人在局域網里(封閉)……

我從來沒有升級過自己的操作系統,一直都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,中途也有強烈的獲取知識(信息)的愿望,給自己定下學習心理學,歷史,數學.......等的flag。理想很是豐滿,但基本沒完整讀過一本非教科書,流于口號。因此我的操作系統一直沒有主動升過級,只是偶爾會有升級提醒罷了。

上一次升級提醒是18年9月看了劉未鵬的《暗時間》,導致我開始踐行一周一本書的計劃(雖然到現在劉未鵬推薦的書我一本沒看過)。而我在無所事事,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不知不覺的完成了這個flag,進入了一個正反饋循環里。

李笑來都寫過什么書,失落的畢業后,我在心理不斷的埋怨自己的學校專業(其實自己占大部分原因),在這種情況下,我看了知乎上的大部分勸退文(雖然與我專業無關),直接導致了我的第二次操作系統升級提醒(這次得抓緊升級了)。

學習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輸入大量的信息,這是第一步。就好比如今的大數據一樣,沒有了數據,很多事情都不能完成。用在英語學習上就是,要多聽多讀;在心智成長上就是要博覽群書。輸入的量變就會引起質變,一個不輸入的人自然的就會比別人低一級。在保證信息的大量輸入的同時,最重要的就是對信息的甄別和解讀。錯誤的信息自然導致錯誤的思維模型。每個人都應該保證這一步不出問題。這就需要學許多思維,邏輯學,決策等等的東西。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訓練過。

這兩步做好了,就算是完成了重大的升級。一個不輸入的人長年累月后形成了自己的獨立自洽的系統,這就像機器學習中的過擬合一樣,對自己僅知道的數據學習的太好,反而在現實生活中產生了誤差(比如輸入外界信息太少的學生,很多想法不現實)。這是一個惡性循環,越是輸入的少,越是保持這種狀態,越會不自覺地拒絕許多有用信息的輸入(很多人的固執就是這種原因)。相反,持續保持輸入就會進入一個正反饋循環,不斷地修正誤差,減少過擬合。

李笑來是哪一年出生的、之后一個重要的系統就是我們的輸出系統,輸出的過程就是一個測試的過程。學了英語不說,就不知道自己哪里有問題;不動手做做題,就不知道學沒學會;大道理不實踐,就不知道這個東西屬不屬于自己。輸出能幫助發現錯誤,修正我們的模型,提高減少錯誤和提高效率。

另外我也發現自己的溝通能力有問題,常常是通信協議與別人不同,不在一個頻道上,非常的有杠精潛力。許多的溝通都是非常的讓人頭疼。這部分我還不知道怎么辦(要么忍讓,要么盡量只與能調整自己通信協議的人溝通)。

?

人其實就是一個機器,許多人不學習是因為沒有意識到這樣會帶來的好處,處在一個自洽的系統里。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突破自己封閉的系統,進入一個正循環中。大量的輸入信息,有一個甄別解讀信息的系統,輸出信息來矯正錯誤。打開互聯網與別人交流就是突破自己封閉系統的一個行為。

大部分的學習都包含上面的步驟(我還需要看一些書來豐富我對于“學習”的認識,目前我是這么認為的)。不斷地學習,不斷地升級系統(還包含硬件等等)。努力地進入一個個正循環。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808629.com/196604.html

发表评论:

本站为非赢利网站,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!

Copyright © 2022 86后生记录生活 Inc. 保留所有权利。

底部版权信息